吳哥窟自助行 — 眾神介紹篇

在吳哥王朝的歷史當中,國王所信奉的由印度教到後來的佛教,其中有許多不同的神明或鬼神,壁畫上畫的各有其中的故事,因此介紹一下神話中的腳色應該會幫助了解~

大多數內容來自 Dawn 所寫的 Angkor 這本書。

破壞神濕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有著破壞、恩惠、生殖及創造等許多面的象徵,不過一般都以陽具(Linga)被侍奉著。是在高棉圖像中最常見的印度教神明,主要出現在前吳哥時期(15-18世紀)。許多的寺廟都是在祭拜他的,如:Phnom Bakheng(巴肯山)、Baksei Chamkrong、Banteay Srey(女王宮)、Roluos Group(羅洛士遺址群中 Bakong、Lolei、Preah Ko)都是在祭拜他的。 早期呈現濕婆都是以Linga(陽具)的形式呈現,因此你常常可以在這些廟中看到由石頭磨光的陽具台。Linga 是固定在一個方形的基座上,其中一個方向有個缺口,沐浴的水由缺口流出,象徵著 Yoni(陰部,女性力量的象徵)。陽具在高棉的圖像中象徵著”大自然創造能量的力量”。
即使濕婆最常以Linga的形式被供奉著,但是他也經常以人的形式現身。他最常被描述成仁慈的神和兇猛的樣子。和他的太太Parvati及兩個兒子-Skanda(戰神)、Ganesha(智慧神)住在西喜馬拉雅(Mt. Kailasha)山上。
女王宮中有一幅壁畫畫著 Shiva 在他的膝上抱著凍住的 Parvati 像惡魔 Ravana 想要顛覆喜馬拉雅山(南圖書館的西面)。濕婆的坐騎是Nandi(牛,白的像喜馬拉雅的山頂)。Nandi 的影像常可在面對廟的入口處看到,如Preah Ko。濕婆的主要的樣子是拿著三叉戟,肩上有一條繩子,在他的前額靠近眉毛的地方有第三個眼睛。
濕婆的另外一個形式是”Lord of the Dance”,在吳哥窟比較少見,不過在女王宮的東邊可以看到濕婆十隻手張開來在生動的跳舞。有時候又是以在山上沉思的苦行者的形式呈現,頭上綁著頭髮,帶著水壺和頸部帶著一串108個珠子的念珠。

陽具(Linga):濕婆神最常見的化身之一。男性生殖器官的象徵,被放置在女性生殖器官象徵的Yoni上面。

保護神毘濕奴(Vishnu):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為了掌管宇宙的維持發展,恢復秩序,所以經常化身出現於凡間。也是經常可以在吳哥窟的壁畫或是雕像間看到。Vishnu 的樣子一般都是年輕人穿的腰帶是相當高尚漂亮。他的頭飾在吳哥早期的藝術中是圓柱狀,後來變成王冠。 Vishnu 站著四隻手拿著海螺的貝殼、一個象徵地球的球,還有拿著兩個武器是棍棒和鐵餅。Vishnu 也常騎在神鳥Garuda上面。在小吳哥北側及東側的迴廊都可以看到。他常常會以適當的化身(人或動物都有)下凡或轉世到人間,以便對付惡魔,並散播他的愛,到最後終於戰勝惡魔。 他前四種最常見的化身都是動物,在來才是化身為 Rama、Krishna。

他常見的5種化身分別是:
1.Matsya(魚):就遇到洪水的人時化身為魚。
2.Kurma(烏龜):在乳海翻騰中扮演著穩住山的重要腳色。
3.Varaha(野豬):在高棉藝術中比較少見,常常會是人身動物頭,在混亂的水中支撐著世界避免毀滅。
4.Narasimha(獅子):半人半獅子的模樣,刀槍不入。
5.Vamana(侏儒):很容易分辨出來,因為比較小而且手上拿著水壺和雨傘。

火神(Agni):印度教中的火神,但是後來力量有減弱。平常是騎著公羊。

創造神凡天(Brahma):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一,但是在柬埔寨比較少見,他有四個臉每一個都看往不同方向,他的四隻手拿的是花瓶、書、念珠和杓子。根據傳說,Brahma是從金色蓮花中出生,從Vishnu的肚擠中浮現。他的坐騎是hamsa(神鵝),配偶是Sarasvati。

Ganesha:Shiva 和 Parvati 的兒子,在吳哥窟的壁畫中不常見,但是是在雕刻品中常見到的神。具有象頭和肥胖的人身。常見的樣子是有著四隻手帶著三個東西–象棒、繩索和一個裝滿糖果的碗。第四隻手拿的是無畏的象徵。

Hari-Hara:和婆羅教結合的神。在高棉早期的藝術中很常見,到現在還有許多漂亮的石頭雕刻依舊存在(在金邊的National Meseum)。

Skanda(Kartikeya):Shiva 和 Parvati 的兒子。早期他是被描述成年輕的戰神,不過他在高棉藝術中比較常見的樣子是成人(不過和是和戰爭有關)。他至少有六個頭並且騎著孔雀。他的樣子很多變,但是常常會包含著雷電。他拿著由Surya用熱和太陽的能量所做的弓箭來表現出他的神勇。

Surya:吠陀的時期是很重要的神,當時認為是太陽神。在印度教中他也常常以月亮的樣子呈現。他騎著由七匹馬(每天一匹)拉著的金色戰車,不一樣的是每匹馬有著七個頭。

Yama:在印度教中他領導著位在較低階層的懲罰的陰暗國土。所有的靈魂必須經過Yama的審判,身為法律之王,他紀錄著每一個人的一生。騎著水牛並且在他多隻手上拿著一個很重的棍棒去審判死亡並且決定他們的命運,還用繩索套著犧牲者的脖子。在小吳哥的壁畫中可以看到。

Devi:充滿力量的女神。在古代他是和豐饒的土地及女生的生育有關的女神,也和濕婆結合。他有著許多不同的名字及特徵,有些非常的凶暴、有些卻很和善。即使他有很多種樣子,但是基本的特徵都是一樣的–騎著獅子或是老虎,身後會有座山,時常拿著許多的武器,像是:劍、三叉戟或是斧頭刀。

Ganga:與恆河有關的女神,濕婆的太太之一,但是比Parvati不重要。傳說中他是來自天堂,濕婆Shiva在他的頭髮中抓住他避免他掉到凡間。因此他經常被描述在Shiva綁住的頭髮中,從他的嘴巴中有條河流流出。

Laksmi:與Vishnu有關,在早期象徵著好運及豐收,他也有著成功的象徵。是在乳海翻騰中誕生,常常被描述成一個蓮花座由兩隻大象伴隨著,大象用象鼻濺起驅除邪惡的水在他身上。他的樣子有很多種,但是都至少有蓮花和貝殼。

Parvati(山的女兒):濕婆Shiva的太太,Himalayas(喜馬拉雅山神)之女。吠陀時代的女神,有著許多不同的名字及特質。他也被認為是Devi(偉大的女神),在他兇猛的樣子時,他被認為是Durga。時常拿著濕婆的三叉戟,或是常在蓮花座上或是騎著老虎。

Sarasvati:吠陀時代的水神。他是藝術創造、學習、科學的女神。一般認為是Brahma的太太,但是卻沒有很明顯的可以證明。他經常騎著孔雀。

阿帕薩拉(Apsara):指天女或水精靈,在小吳哥中側迴廊的壁畫上可以看到,據說共有1500多尊,具有36種髮型。被認為是高棉文化的阿帕薩拉舞的精華,在9世紀所誕生的宮廷舞蹈。

神鳥(Garuda):印度教神話中保護神 Vishnu 乘坐的神鳥,Nagas 的天敵。具有人的身體鳥的翅膀,彎曲的鳥嘴及突起的眼睛,下半身有羽毛覆蓋著,還有老鷹的爪子,戴著皇冠與珠寶,在寶劍寺與小吳哥都可以看到。

Kala:在印度教和佛教的神話中都可以看到,常常被視為寺廟的保護者。常可在門廊上看到,有著球狀的眼睛、人或獅子的鼻子、兩著角、爪子還有牙齒。傳說中 Kala 非常的貪吃,甚至要求濕婆 Shiva將犧牲者的屍體餵給他,濕婆答應並且要他吃掉自己的身體。Kala 真的遵照他的命令吃掉自己的身體,只留下頭。濕婆知道後就把他的頭放在寺廟的門上,提醒著大家他令人害怕的力量。可以在 Roluos Group 的門窗上可以看到。

Makara:巨大的海洋動物,有著爬蟲類的身體,巨大的嘴巴、瘦長的鼻子。常常被描述成從他的嘴巴吐出其他的生物或植物。在Roluos Group的門窗上可看到。

多頭蛇(Nagas):印度教神話中掌管水,豐收與生殖。男性稱為 Nagas,女性稱為 Nagi。在神話中Nagas的頭常被描述成有七個或九個頭,由Vashki控制,是Garuda的敵人。在小吳哥北側迴廊、寶劍寺、巴空寺都可以看到。
在吳哥王朝的歷史當中,國王所信奉的由印度教到後來的佛教,其中有許多不同的神明或鬼神,壁畫上畫的各有其中的故事,因此介紹一下神話中的腳色應該會幫助了解~

Nandi:白色的牛,Shiva的座騎。

另外還有關於印度教神話,也可以讓你對這些有更多的了解。

羅摩耶那(Ramayana):古印度的兩大史詩之一。故事主要是在敘述為了奪回被魔王綁架的女王,Rama王子 (濕婆的象徵)大顯身手。相關更詳細的故事,請看這邊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One comment

Comments are closed.